注意是人的一种心理过程,它表现为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一定的对象可以是外部世界的事物,比如说周围人的行动和外界发生的事情或事物,也可以是自己内心的观念或心理活动。从传统观点来看,注意力是否集中多是指学生在从事具体活动时是否关注外界,但有时候对自身的关注更为重要,如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对重要概念的进一步记背。如学生对自身关注的能力较弱,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学习成绩,并且对阅读和作文也有一定的影响。
学生因为年龄小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表现在敏锐度降低,不能将精力快速集中在授课内容上等;准确性降低,出现抄写错误或非理解性计算错误,其他“马虎”、“粗心”情况,复述老师讲过的内容时的正确率低,偶尔出现审题错误等;持续性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不是玩铅笔,就是东张西望,写作业边写边玩,或者不能记住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做事没有耐心,容易发怒。
对待孩子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的情况,家长们觉得是态度问题,常常大声责骂,试图把孩子的注意力骂回来,可是常常事与愿违。下面我们看一下徐州市大马路小学康倩老师是怎么做的,老师的做法家长可以借鉴一下:
[案例1]提高学生注意力课堂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公顷的认识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电脑小博士请教大家:你能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吗?
课件出示:
一块橡皮的面积约8()
课桌面的面积约24()
教室地面的面积约50()
学生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再全班汇报。(略)
师: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是我们过去学过常用的面积单位。请大家继续看大屏幕。
(出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画面)这是哪里?
生: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师:去过吗?
生:去过,每次扫墓都会去。
师:淮海纪念塔的园林大不大?
生:大。
师:那你觉得它的占地面积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学生思考,认为用以前学的面积单位均不合适)
师出示课前查阅的资料: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的占地面积约为77公顷。
师:谁来读一读?(一生读)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
生:公顷。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新的面积单位——公顷。
(板书:认识公顷)请同学们继续欣赏来自生活中的画面。
课件出示:南京中山陵园占地总面积达3000多公顷;北京故宫占地面积约72公顷;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2004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
师:从这四幅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生1:我能知道图上这些地方的面积都是用公顷做单位的。
生2:我感觉公顷是一个挺大的面积单位,因为这些地方都很大。
师:对于公顷,你们都有这种感受吗?
生:有。
师: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做单位,对于公顷,
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呢?
生1:我想了解一公顷究竟有多大?
生2:我想知道一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生3:我想了解我们徐州还有哪些地方的面积也是用公顷做单位的。
师: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你会有所收获。
●评析:
认知心理学指出,一个人在进行学习活动时的注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与记忆效率。要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必须要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兴趣,并且能够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公顷的认识”这一课,教师体会到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土地面积单位,但是对于“公顷”的单位仍然比较陌生。那么如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教师在新课导入时进行了尝试。首先复习以前所学的常用面积单位,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学生比较熟悉的淮海纪念塔的画面,让学生思考用什么单位合适,从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学习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要,这样自然引出“公顷”这一单位。接着让学生继续欣赏来自生活的画面,使学生借助对这些风景区的直观印象初步体会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公顷的兴趣。学生自主提出了很多想要了解的方面,为接下来更好地认识公顷做了铺垫。由于多媒体课件演示的现实素材鲜活、生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