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每个家长想法不同,对孩子的规划不同,最终选择的学校也不同;也就是说,小升初只是因为有了择校的过程,所以不再简单。小宋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升初升学时5大建议
NO1
-
家长帮着孩子尽早确定首批1-2所目标校,这个首批,不是排名的首批,而是最适合你孩子的首批,即保底校。当然定了保底,你可以再追更高。目标学校的选定,要结合自家的经济条件,距离学校的远近来综合选择。
-
有了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有了目标,才有奋进的动力。但需根据孩子实际情况,确定目标校,这样才能集中了解查看信息,做最充分的准备。选定了目标学校,就可以下载学校往年的真题,让孩子有针对性的发起冲刺。
-
确定好学校后,家长方面需要了解目标校往年招生途径,及各个途径的招生要求有哪些,关键招生时间节点是什么时候,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NO2
-
家长做好情报工作。家长们需以政策为导向,充分理解目标校所在区的小升初政策,确保正确解读,如2024年政策未出,暂时参考2023年政策;2023年政策未出,暂时参考2022年政策.且六年级上学期期末会有当年小升初政策提前透漏,多加留意。
-
到了每年4月份各区政策会相继出台,可通过各区招生考试中心官网/官微查看。
NO3
-
时刻了解各个目标校的动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网络上的各类信息大部分是准确的,当然不排除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捣乱分子,各位家长要学会辨别。
-
如果关注民办校,年底就开始留意各校招生动态。寒假过后,会有部分公办学校接收简历,因此建议在寒假期间将孩子简历做好,以备不时之需。 进入2-4月份,也是校园开放日集中月,参加校园开放日不仅仅是进一步了解学校,更是寻找机会的,需要携带简历前往参加。
NO4
-
家长千万要镇定,切不可乱了方寸。不要被谁家孩子上xx被录取了而担忧,XX某校又定了一批而忧心忡忡。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刚开始行动的确只是很少数的一少批,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超牛娃。并且好多都是重叠的,自己也要适当的拒绝一些诱惑,不排除有些牛娃会接多个名初的橄榄枝,但是孩子只有一个,再牛的人也只能选择一所,那么后面的会挨个往上。
NO5
-
最关键的策略,家长一定要随机应变。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就可能永远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升学之路。
-
毫无疑问,优秀中学是我们择校的首选,但是当一个优秀中学录取名额已经被大家“瓜分不存在的时候”,你还要死死守着吗?只要消息灵通,大家应该知道一些学校的录取情况了。建议大家,适时放弃,寻找另外更适合自己的优秀中学才是正确策略。